首页

中国女王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4:23:11 作者:AI问诊,靠谱吗? 浏览量:52710

 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  到“十四五”末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北京亦庄”)新城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3000亿元,年均增长10%以上,打造数实融合高地、产业创新高地、商务服务高地、产融互促高地、智慧物流高地,努力建设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形成“一区五高地”发展格局。

  重点发展5类生产性服务业

  今天,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举办。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介绍,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——《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的主要考虑:一是立足功能定位,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赋能;二是落实国家政策,营造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;三是聚焦企业需求,切实解决痛点难点问题。

  “2023年,北京亦庄的服务业占GDP比重约37%,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”伊元甲说,此次《措施》结合北京亦庄深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,提出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、商务服务业、产业金融、交通运输与物流业这五类生产性服务业。在营造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方面,《措施》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国家相关政策,强化政策统筹、上下联动,加快政策落地见效。

  在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方面,《措施》针对企业最关心的经营成本高、新产品推广难、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,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措施,重点在场景应用、产业协同、智改数转、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,并强化人才、土地、数据、金融等要素保障,全面覆盖中小企业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

  伊元甲表示,到“十四五”末,亦庄新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、集聚化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,营业收入规模突破3000亿元,年均增长10%以上,努力形成“一区五高地”。一区是指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五高地是指数实融合高地、产业创新高地、商务服务高地、产融互促高地、智慧物流高地,同时为“十五五”时期亦庄新城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提出开放全域场景等12条支持举措

  瞄准目标,北京亦庄如何发力?“《措施》共提出12条支持举措,包括加强企业培育、开放全域场景、完善产业生态、加快产业聚集、促进两业融合、支持智改数转、提升平台能级、支持品牌培育、扩大开放合作、加强人才引育、激活数据价值、强化金融赋能等方面,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,实现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。”伊元甲说。

  以加强企业培育为例,《措施》明确,积极培育信息、科技、商务、产业金融、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等行业企业,落实国家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,积极支持企业“小升规”“规做强”,对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和增速达到“小升规”“规做强”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。

  在开放全域场景方面,《措施》明确,制定并定期发布龙头企业和政府采购应用场景建设需求清单,支持采取“揭榜挂帅”方式,面向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、征集科技创新成果。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高端汽车、生物医药、机器人等用户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,共同制定解决方案,对于提供“首方案”的企业,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。

  在支持智改数转方面,《措施》明确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用新技术,支持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,对设备及改造所必需的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总投资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,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。

  在提升平台能级别方面,《措施》明确,支持高校院所、企业、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专业化“一站式”产业服务平台、共性技术服务平台,对符合条件的平台项目,经开区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,并积极推荐申报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。

  此外,在完善产业生态、加快产业聚集、促进两业融合、支持品牌培育、扩大开放合作、加强人才引育、激活数据价值、强化金融赋能等方面,对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均给予相应支持。

  示范园区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

  发布会上,伊元甲还介绍了北京亦庄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的建设情况。

  今年年初,北京亦庄获批全市面积最大的两业融合示范园区,涵盖国家信创园、光机电一体化基地、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等多个产业集聚区。获批以来,经开区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建设,不断提高园区服务保障能力,持续完善“主导产业+工作专班+平台公司+特色园区”产业组织方式,健全“一个规划、一个平台、一套政策、一只基金、一批项目、一批空间”的“六个一”工作机制。

  同时,发挥市区两级政策叠加效应,在资金方面,对示范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共性产业服务设施建设项目、低效楼宇改造项目、老旧厂房改造和产业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,给予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,最高支持5000万元。在人才方面,市级试点企业经综合评价后可纳入重点支持范围,引进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实行计划单列。在用地方面,创新实施“弹性增容”政策,试点通过“弹性年期+弹性规模”方式实现建筑规模增容,提升产业承载空间,用以实现产业更新升级。

  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示范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,贡献全市工业增加值超过30%,以信息服务业、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950亿元,增长8%。今年还有7家企业获批首批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。(完) 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

青岛10月17日电(胡耀杰 王禹)生态环境部2024年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国际研讨班17日在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中国海洋大学开班。本次研讨班旨在不断密切海洋领域国际合作,助力泰国、古巴和南非等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水平。

福建侨乡传统游神“火”出圈 年轻村民创新神将成网红

人民网香港10月31日电(记者陈然)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31日签订合作备忘录,合作推动国家自主研制的C919飞机在香港国际机场运作及向全球市场推广。

水利部:2023年中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

9月18日电 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,9月18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关于评定栾留伟为烈士的批复。依据《烈士褒扬条例》有关规定,特评定栾留伟为烈士,其亲属享受烈属有关待遇。

FT发布2024年度全球EMBA项目排名:复旦管院4个项目全球领先

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、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。听起来虽然有些“高大上”,但“花样百出”的数字人已在各领域崭露头角。本届大会上,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数字分身还亮相一场分论坛,身穿标志性红衣,流畅分享行业观察。

头部主播带货商品频频翻车 打假人称送检商品大多有问题

春节假期效应显现,居民外出就餐、交通出行、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,带动相关服务消费快速增长。1—2月份,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.5%。有关部门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22.93亿人次;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.87亿元,增长47.3%;全国电影票房收入80.16亿元,增长18.47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